康复护理:用专业与温度点亮生命的希望

2025-04-14 17:14:00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斜斜漫进康复治疗大厅时,护士小黄已经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她轻轻推开治疗大厅的门,映入眼帘的是患者正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步行训练、吞咽功能锻炼手的抓握训练等。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抢救,却有着无数个重获新生的奇迹;这里没有生死时速的紧张,却有着水滴石穿的坚持。作为一名康复护士,我们不仅是技术的执行者,更是患者康复路上的引路人和心灵支柱。

专业康复: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康复训练室,65岁的王大爷正在进行步态训练。三个月前的那场脑出血,让他右侧肢体完全瘫痪。"当时医生说我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王大爷回忆道,"是康复科的护士们一次次鼓励我,从最简单的抬腿动作开始教起。"


我们的康复团队为他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每天两次的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第二阶段:床边坐位平衡训练,每次30分钟

第三阶段:借助平行杠练习站立,从1分钟到10分钟

第四阶段:在减重步态训练器上尝试迈步


"记得第一次站起来时,我浑身发抖,是李护士一直扶着我,告诉我'王叔,您看,您站起来了!'"说到这里,王大爷眼眶湿润了。如今,他已经能扶着四脚拐杖独立行走20米,这个曾经被判定"可能终生卧床"的老人,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家的温暖:细节处的关怀



在康复科,我们坚信"护理不是冰冷的操作,而是有温度的服务"。为此,我们特别注重:

个性化护理:为每位患者建立"康复日记",记录点滴进步

家庭式环境:在病房布置绿植、照片墙,定期更换鲜花

延续护理: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

人文关怀:在患者生日时准备小惊喜,节日组织联欢活动

80岁的张奶奶因骨折术后入住康复科,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我们发现她常常望着窗外发呆,于是每天抽时间陪她聊天,教她使用视频通话。出院那天,她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比我的亲闺女还亲。"

团队的力量:多学科协作

每天早上8点,康复团队都会进行病例讨论:

康复医师评估患者功能状态

治疗师制定训练计划

护士负责日常训练督导


这种"医护治一体化"模式,确保了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康复服务。脑卒中患者老李就是受益者之一,通过团队协作,他在三个月内从卧床不起恢复到能独立进食、如厕,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虽然忙碌,但每当看到患者脸上重现的笑容,听到他们说出"我能行"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动力。

康复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康复护士就是那盏永不熄灭的灯,用专业照亮前路,用温暖抚慰心灵。我们见证过太多"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奇迹,而这些奇迹的背后,是患者坚韧不拔的毅力,也是我们永不放弃的信念。

在这里,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值得欢呼,每一次咬牙的坚持都令人动容。康复护理,不仅是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更是在重塑他们对生活的希望与热爱。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这就是康复护理的温度与力量。


供稿:康复一科 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