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详细

肝血管瘤需要手术切除吗?

2024-04-26 09:26:00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经肝脏彩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血管瘤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患者担心肝血管瘤会癌变,那么,什么是肝血管瘤?为什么会得肝血管瘤?以及肝血管瘤需要手术切除吗?今天,就肝血管瘤的相关问题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4-20%。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高发年龄段为30-50岁。肝血管瘤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临床上96%的肝血管瘤是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外观为暗红色,切面呈海绵状,由一团网格状、大小不等的毛细血管组成。绝大多数肝血管瘤是单发的。根据肝血管瘤大小分为3种:即小血管瘤(小于5厘米)、大血管瘤(5-10厘米)、巨大血管瘤(大于10厘米)。

二、肝血管瘤的发病原因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1. 先天性肝血管发育异常;2. 肝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扩张;3. 激素刺激引发(女性青春期、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加速生长);4. 肝内血循环障碍使肝血管海绵状扩张等。

三、肝血管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是肝血管异常聚集所致,且不会发生癌变。临床所见的肝血管瘤以小血管瘤多见,生长缓慢,甚至无明显生长倾向,少数患者生长明显。

四、肝脏超声检查是肝血管瘤首选的检查方法,通过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当肝血管瘤诊断困难时,肝脏增强CT或MRI、肝动脉造影、肝活检也是重要的检查方式。

五、绝大多数肝血管瘤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在体检时发现,大血管瘤压迫邻近脏器可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如:上腹部压痛或不适,恶心、呕吐,进食后饱胀等。

六、不是所有的肝血管瘤都需要治疗,对于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的肝血管瘤不需治疗,可每隔3-6个月做一次彩超等检查,以动态观察其变化。一般对肝血管瘤大于10厘米或5-10厘米但位于肝表面,有发生外伤性破裂风险,或肝血管瘤3-5厘米而有明显症状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其手术方式以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术为主。

总而言之,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病变,常常在体检的时候发现,大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肝血管瘤不会癌变,绝大部分不需要药物及手术治疗,对于符合上述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可到我院肝胆外科门诊进一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