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破局复杂肺癌诊疗——我院成功开展首例肺癌专病多学科会诊(MDT)
肿瘤一科联合肺癌专病中心团队为IIIc期肺鳞癌患者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2025-03-12 15:29:00
近日,我院肿瘤一科(肺部肿瘤科)应医院下发《住院专病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文件要求成功组织开展首例肺癌专病多学科会诊(MDT),为一名局部晚期肺鳞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综合诊疗方案。此次会诊标志着我院专病多学科协作诊疗迈入新阶段。
多学科联动:顶尖专家共克复杂病例
本次MDT由肿瘤一科徐建主任牵头,联合病理科刘秀兰教授、影像科蔡春先教授、胸外科陈勇教授、放疗科何海教授及肿瘤内科李志斌教授组成肺癌专病中心团队。患者为左肺下叶鳞癌伴广泛淋巴结转移(cT3N3M0 IIIc期),属局部晚期肺癌中治疗争议较大的类型。由于肿瘤病灶较大且存在肺门、纵隔、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单一治疗手段难以实现疾病控制,需通过多学科协作探索最优治疗路径。
精准研判:多维度破解诊疗难题
会诊中,多学科专家立足专业视角展开深度研讨:
病理精准锚定:经免疫组化确诊为肺鳞癌,完整保留组织标本用于后续监测;
影像立体评估:不同时相增强CT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路径,为放疗靶区规划提供精准依据;
外科审慎决策:胸外科团队基于肿瘤不可切除性评估,建议优先非手术治疗;
放疗精准布控: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在根治剂量与肺功能保护间实现平衡;
内科全程统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步配套支持治疗降低毒副反应风险。
方案亮点:循证医学与个体化实践结合
经多学科论证,最终确定分阶段进阶治疗方案——
1.第一阶段:通过2-3周期化疗后复查评效(顺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
2.第二阶段:若患者疗效可立即行同步放化疗(采用顺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同步IMRT放疗),结束后参考国际PACIFIC研究模式,评估启用免疫巩固治疗的可行性;若化疗后患者疗效欠佳,立即予以患者联用免疫治疗,化疗至6周期后免疫维持,后续择期针对残留病灶行根治性放疗
3.全程护航:动态监测治疗反应及毒副作用,预留组织标本用于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该方案严格遵循NCCN/ESMO指南,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应对病情变化。
MDT模式:开启肿瘤诊疗新范式
此次会诊是我院推行肺癌专病中心多学科诊疗模式的重要里程碑。MDT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病理诊断、影像评估、外科干预、放化疗设计和全程管理等核心环节,实现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军协同"的诊疗模式转型。数据显示,规范化MDT可使局部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15%-20%,同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徐建主任表示:“此次MDT充分体现了肺癌专病中心多学科协作在复杂肺癌诊疗中的核心价值。未来我们将持续完善治疗前分子标志物检测体系,同时建立‘诊疗-监测-再决策’的动态管理闭环,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精准医疗。”
供稿:肿瘤一科(肺部肿瘤科) 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