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命到认可
2012-08-20 17:28:00
最近非常荣幸参加了两期清华大学管理培训,作为一个即将要踏上管理岗位的我来说,有的是热情和冲劲,缺的是经验和管理。这样的管理培训对于我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大有裨益。特别是汪大正先生在《重塑管理者,提升领导力》讲座中提到“组织任命一个干部到一个新岗位,只能说明组织上对你过去工作的肯定和对你未来工作的一种信任、期望,而在新的职务上是否称职,还取决于在新的实践中群众对你的评价。”结合我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护士长,我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让自己从组织任命到群众认可呢?
一、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爱因斯坦说过:“以身作则不是影响别人最好的方法,而是唯一的方法。”在任何形式的组织中,管理者的率先垂范和以身作则,其无声的表率作用往往超过任何规章制度的约束。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每一个管理者来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永远是带领团队的永恒真理。护士长是护士的“领头鹰”,其一言一行都会对护士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若想得到大家的信任和爱戴,在工作中要有奉献精神,坚持做事在前,吃苦在前,不计较个人得失,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要模范地遵守医院及科室内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护士做到的,自己必须先要做到。
二、尊重、关心护士,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古人曾子有句话说得好:“用师者王,用友者霸。”对于年长的护士要尊重、关心,虚心向她们学习、请教,给予她们适宜的带教工作,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对待年轻护士要像姐妹一样理解、关心、帮助她们。她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但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对工作和生活上都要给予关心、耐心、贴心,做好思想工作,使用激励性语言与交流,有成绩要表扬,有困难要疏导,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调动起积极性和自觉性,做好严师益友,使其成为护理队伍中的骨干。同时在工作上做到合理用才,要当好“伯乐”,知人善用,善于发现,挖掘每个人的长处,要充分信任,了解每位护士的工作能力和特长,将每个人放在适合其能力和特长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作为护士长一定要公正,切不可戴有色眼镜,厚此薄彼,否则易引起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越大,其离心力越大,护理工作质量势必受到影响。科室管理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做到赏罚分明、奖惩逗硬,使科室成员处于一种公平的工作竞争环境中,赏起激励、鼓舞、褒奖的作用;罚起禁止、威慑、惩戒的作用,赏罚兼施,按功行赏,论过处罚,德威并用,使他们进有所得,退有所失,才能真正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能动性。
四、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科室必须要有一套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科室成员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形成一种决策科学化、流程标准化、监督制度化、考核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在设计管理模式时,应考虑从尊重人和爱护人的角度出发,在科室内部营造一种彼此认可、承诺和信任的氛围,达成科室和员工、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心灵契约”,提高员工对科室和管理者的认同感。只有制度化和人性化的有效结合,才是科室蓬勃发展的持续动力。
五、重视科室文化建设,打造战斗力强的集体。“众人拾柴火焰高”。重视科室文化建设,打造齐心的团队精神,培养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科室各成员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各尽其才,才能真正把科室做大做强,建成一个高效团队,打造 “虎狼之师”,一方面要象老虎那样,“以一当十”的英雄气概和实力,另一方面更要有像狼那样分工合作,精诚团结,“以十当一”。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的目标合二为一,激发创造力,最终打造一支学习型、协作型、竞争型、创新型的具有高度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战斗力的集体。
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为没有在外科的工作经验,缺乏胃肠外科的专科知识,因此我要多翻阅教科书,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学习,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使自己尽快掌握专科医学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对科内护士的业务学习和人员培训统筹计划、合理安排,创造一种进取、钻研、探索、攀登的良好学习氛围。并把学习钻研与职工工资、奖金分配相结合、与考核晋级挂钩、与岗位竞争相联系、与评先选优相统一,通过这些方式不断激励,使护理人员真正成为学习型、创新型人才。
我知道从组织任命到被群众认可需要长期的考验、不断的积淀,但我始终将群众认可作为不变的目标来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工作到位不越位,认真负责不越权,勤勤恳恳学习,踏踏实实做事,主动搞好科室团结,努力维护科室良好形象,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尽心尽职、开拓创新,争做一名被认可的护士长。 (胃肠外科 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