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促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
2024-01-25 16:18:06
儿科积极响应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 ,结合《关于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紧紧围绕部署要求,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护理为重点,多项措施并举,提升临床护理服务水平。
一. 护理服务篇:
(一)精细化护理
1.对患儿病情状况、家庭状况等信息进行细致了解和分类管理。
2.建立精细化护理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床旁培训和考核,确保其熟练掌握并执行。
(二)个性化护理
由于每个患儿的生理、心理状态都不同,我们则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的服务。
1. 为有需要的患儿提供适合的玩具。
2. 为有特殊需要的患儿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减轻焦虑和恐惧。
3. 定期培训根据病人的年龄、性格等,注重对病人个性化的称呼,使患儿倍感亲切。
(三)为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我们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培训的内容包括:
1. 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和实践能力。
2. 急救技能和应急预案的培训,
3. 沟通技巧和服务态度的提升。
(三)护患沟通
1. 耐心倾听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答疑问和处理问题。
2. 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让家长参与护理过程,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3. 除护士长五查房以外,每天下午责任组长深入病房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健康宣教,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针对性的改进护理服务。
4. 护士长每日查阅意见簿,对患儿家属提出的意见及时回复。
(四)丰富便民措施
1. 提供便民服务箱,内置针线包、纸巾、指甲剪、纸杯等日常生活用品。
2. 增加微波炉数量,安置直饮机,为住院患儿及家属提供生活方便。
(五)丰富健康教育方式
1. 制作健康宣教的展板,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宣教。
2. 利用各种卡通小册子、科普读物,方便使用、可以广泛散发、作用持久;家属接受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3. 科室设置了哮喘之家病友群,患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都可以随时查看宣教内容,且有资深专家答疑解惑,有助于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减轻家属的焦虑情绪。
(七)推行各项检查预约服务,减少患儿现场等候时间。
(八)改良护理用具
1.改良新生儿腕带:新生儿皮肤娇嫩,科室制作新生儿专用腕带,大小可调节;提高了患儿手脚腕带佩戴完好率;降低了皮肤损伤的风险;红绳寓意吉祥、喜庆、好运、平安。
2.改良纸尿裤,提高标本送检率
小婴儿尿标本送检率低,我科护理人员集思广益,制作尿标本收集器,便于家属留取患儿小便标本,解决了家属“提尿”留取尿标本的困难,大大提高了小婴儿尿标本送检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3.更换卡通病床:消除患儿恐惧;患儿在床上玩耍更安全。
二、技术篇:
1. 开展多项新技术:儿童脑功能检查、儿童心功能监测、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变应源皮内实验,儿童高压氧治疗,使广大患儿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在上级医院的检查。
2.充实科室的急救设备,更好的为广大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儿科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始终以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紧紧围绕“改模式、建机制、重临床、促专业”的工作内涵,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及时满足广大患儿及家属的需求,提高儿科护理服务水平,为患儿提供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