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一品】从吞咽功能筛查入手,构建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体系
2024-08-27 11:22:00
案例一:王奶奶,82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吐词不清2小时”入院。入院后,常规行吞咽功能评定,王奶奶洼田饮水试验2级,指导王奶奶从健侧进食,进食时取坐位,食物以软、烂为主。
案例二:李爷爷,72岁,因“突发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1天余”入院。入院后,常规行吞咽功能评定,李爷爷洼田饮水试验5级。予以鼻饲管进食,辅以吞咽功能训练,留置鼻饲管半月后顺利拔管,开始经口进食。
以上两个案例,均展示了神经内科作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内江市重点专科,在医院关心和支持下,继续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为切入点,对住院脑卒中患者的肠内营养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
一、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科室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培养了两名老年专科护士,为科室引进了吞咽功能评估及评估方式。科室组织全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学习《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在此基础上,培训《噎呛的急救》《误吸的应急预案》等。
二、完善后续流程
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后,根据试验结果,指导患者采取安全有效的进食方式。
案例一的王奶奶,吞咽功能存在轻度问题,主管医生和护理人员联合对其进行经口进食指导,指导内容包括:进食的姿势、时间、餐具的选择、食物的选择以及误吸的预防。
案例二的李爷爷,吞咽功能存在严重问题,采用鼻饲管进食,那么需要强调的内容就包括:管路的护理、喂食的姿势、食物的制作与选择、食物的温度以及误吸的预防等等。
三、多学科合作
(一)在其入院时,对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当其存在营养风险时,及时邀请营养科医师会诊处理;
(二)康复科进行吞咽功能理疗训练;
四、全面护理教育内容
(一)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发音训练、鼓腮训练、进食训练(胶冻状--糊状--细粒状--粗粒状--一口大食物--普通饮食)、舌运动训练(侧方,上卷,上抬)、颊肌训练;
(二)制定一日进食计划;每日两次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三)每周定时两次对其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估。及时了解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情况。
(四)制作宣传手册,在指导的过程中结合手册进行讲解,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都说民以食为天,当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时,进食就成了患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科室目前已经实现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筛查、吞咽功能筛查全覆盖。
神经内科始终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最基本的专科护理做起,从最基础的一粥一饭做起。全面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供稿:神经内科 阳阳
审核: 神经内科 黄家俊